耳鸣患者日常生活管理中要注意什么?
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耳鸣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症状。人可以出现生理性耳鸣,当耳鸣超过了生理限度,就成为症状性耳鸣。听力下降的患者常伴发耳鸣,耳鸣往往是听力系统出现障碍或者紊乱的一种症状表现。
一、耳鸣有哪些典型症状?
1.音质特征:音质表现多样,常被描述为蝉鸣声、嗡嗡声、咔嗒声、搏动声,或者其他噪声。
2.耳鸣出现侧别和部位:耳鸣可以出现在单侧,也可以双侧耳鸣。耳鸣的出现部位,可以在耳中、颅内、颅外、空中等。
3.耳鸣响声出现在颅内、颅外时,叫作顿鸣。患者自觉鸣响在头部,或者在
头部表面的某个区域:如果患者自觉耳鸣的响声在身体周围的环境中,则是空中鸣响。
4.音调特征:高音调持续性耳鸣,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引起,或提示可能耳蜗损伤。
5.低音调性耳鸣,通常见于梅尼埃病或者病因不明确的耳鸣患者。
6.耳鸣还可能有伴随症状:听力减退、耳胀闷、眩晕等。
如果耳鸣已经存在较长时间,随着时间推移,带给生活的困扰会逐渐减轻。如果确实无法缓解,并因此带来不良情绪,应当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避免因为耳鸣带来更多的痛苦。如果耳鸣影响到睡眠,也应当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尝试合适的治疗策略。
二、耳鸣患者日常生活管理中要注意什么?
1.远离日常生活中引起耳鸣或者听力损伤的因素,包括:
①远离噪音。噪音可以损伤人的听力系统,导致短期耳鸣,或者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应当远离噪音,或者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隔离噪音。
②当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耳鸣的症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咨询。
③耳垢过多过厚时,不要自己用棉签处理,应当让医生帮助清理。
④经常监测血压,防止血压过高或者过低。
⑤保证足够的睡眠。睡眠障碍或者睡眠。时间不足,可能会诱发耳鸣,失眠和耳鸣还会互为恶性循环,应当重视睡眠健康。
⑥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会诱发耳鸣,或者加重原有的耳鸣。可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控制住负面的情绪。
文章来源:五官健康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