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住手! 掏耳朵可能引发疾病!医生:耳屎有这么多保护作用

发表时间:2023/04/23 15:22:55  浏览次数:79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有耳屎就想挖耳朵

不挖就浑身不自在?其实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疾病而且耳屎并不是耳朵的垃圾还有很多保护作用

二、耳屎不是垃圾常挖小心生病

人们一般以为耳屎就是耳内的垃圾其实它有一个很有意境的学名耵聍”[dīng níng]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耵聍能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具有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能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

一般情况下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哈欠时耵聍会随下颌运动借助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向耳道口移动自动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更确切地说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外耳疾病中国医师协会耳科学组副组长李永新介绍经常用硬物挖耳朵耳壁上的血管可能会增生、增粗皮肤汗腺的作用也会下降甚至损伤毛囊时间久了会导致耳道的皮肤增生从而继发炎症、耳道增生、耳道狭窄等疾病其实,正常情况下耳朵不需要清理如果觉得不舒服了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沿着耳壁蹭一蹭

三、给孩子挖耳朵小心损伤鼓膜

专家提示家长们觉得帮宝宝把耳屎掏出来宝宝们会舒服很多但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害了孩子经常挖耳容易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使鼓膜发红、变厚挖耳朵时不小心还有损伤鼓膜的危险尤其是在给孩子挖耳时如果孩子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更容易损伤鼓膜

四、油耳,如何清理耳道?

专家介,少数人耳内耵聍腺分泌旺盛,外耳道上皮脱落较慢,耵聍不表现为块状,而为黏稠的液体,被称为湿性耵聍,俗称油耳,湿性耵聍者的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如果不方便到医院就诊,自己挖耳则要注意:

第一,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排出,避免使用指甲等尖锐物挖耳

第二,不要频繁挖耳一些耳道发育不好耳道窄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如果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甚至影响听力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使用专门器械取出

文章来源:健康四川官微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公室电话:    0812-8178377 急诊科电话:    0812-8178295

地址: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南街95号

版权所有:米易县中医医院 蜀ICP备18034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