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一定要记住这10个字!
中医认为,在人体脏腑之中,肝与春季相对应,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护肝,这样才能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而春季养肝,一定要记住10个字!
01
明目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所谓肝好目自明,当肝出现问题时,往往能从眼睛上反映出来,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出现夜盲症;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因此在春季养肝要留意明目。

02
健脾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关系是肝木克脾土,春天肝气过旺,易致肝旺脾虚,出现胃胀牵引两胁、食欲下降、腹胀便溏等脾胃不适,因此在春季养肝的同时需要兼顾健脾。
可选取党参10克、玫瑰花3克、陈皮3克以沸水冲泡,加盖焖3~5分钟饮用,发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的作用,改善叹气、胸胁胀满、食少、神疲乏力等症状。
03
解郁
肝具有调节情志的作用,春天肝经正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常有生气、郁闷、烦躁,以及倦怠、乏力、食少等状况。因此,春天解郁、疏肝理气尤为重要,更应重视情志方面的调养。

同时,平时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不使情绪抑郁,让情志生机盎然,以保持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
04
调血
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调养肝血对于养肝来说十分重要。如果“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可致面色暗黄、色斑暗疮等问题。
搓脚掌、手掌能够养血护肝,简单易行,即两脚掌并拢,用脚跟上下互搓,同时两手互握对搓。脚掌侧面有公孙穴,脚跟上方有太溪穴,手心有劳宫穴,手腕有列缺穴,搓擦上述穴位可以起到滋补肝肾、调动气血、养血安神等作用。
05
清火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的阳气上升,这个时候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春燥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从中医上讲,肝脏具有升发调达、储存血液、舒畅情致的作用,所以,春季上火多为肝火。

顺应天时变化,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大家平时要学会调养心神,舒畅肝气,顾护脾胃,动静结合,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