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健康加油站 | 中、高考遭遇“姨妈”痛,中医缓解有良方!

发表时间:2023/06/07 09:16:58  浏览次数:108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中考、高考不仅是对学生寒窗苦读成果的检阅,更是对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而对于女生来讲,又平添了一份忧虑——经期难免与中、高考“撞车”。父母担心痛经、焦虑等经期症状会影响孩子正常发挥,希望能够借助医学手段推迟月经。但是,在没有特殊医学需要的情况下,医生并不建议通过服用药物来改变月经周期。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不能承受的痛”呢?

中医认为,痛经的证候以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最为多见,也就是与我们常说的受凉、焦虑有关,因此,经前和经期女性朋友们都要注意保暖、调节好情绪,那么除了口服药物,中医都有哪些好的方法缓解痛经呢?

饮食


1、莫贪凉:肠胃功能不好或体质虚寒的女生,经前和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如冷饮、螃蟹、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等,以免痛经加重。


2、少食酸:酸性食物有固涩收敛的作用,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因此,痛经女生应避免在经期食用酸性食物,包括米醋、泡菜、青梅、杏、李子、柠檬等。


3、忌吃辣:吃辛辣温热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盆腔充血和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使痛经加重。所以忌食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榴莲及辛辣调味品等。


推荐改善痛经的药膳

姜枣红糖汤

材料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做法

将大枣去核洗净,干姜洗净切片,加红糖同煎汤服。

功效

补脾胃,温中益气。适用于寒湿凝滞型、气血虚型痛经。

益母草荷包蛋汤

材料

益母草、大枣各20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

做法

将大枣泡10分钟,去核洗净。益母草、大枣煮沸15分钟,汤汁用漏网过滤,过滤好的汤汁,加鸡蛋和红糖同煎汤服。

功效

通经活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艾叶泡脚

热水泡脚,暖脚、暖宫、暖全身,艾叶,有温经止血、暖宫之效。艾叶泡脚,尤其适合平时手脚心冰凉的女生!

方法:取10g艾叶,用纱布包好,加水烧开15分钟,倒入盆中,先用蒸汽熏,待温度适宜后再泡,每次20-30分钟为宜。


艾灸

方法: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约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min1/日,经前5天开始施灸,连续7天。

常用穴位: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极、关元、天枢等。

女生在考场上突遇痛经怎么办?


壹按揉合谷穴

合谷穴位置:右手大拇指弯曲处内存横纹,放在左手虎口上,拇指尖下按到的地方就是合谷穴。


按揉合谷穴:大拇指尖边按边揉,力度适中,以自己能忍受为宜,疼痛时刻随时按揉!合谷穴就是其中止痛作用比较显著的一个穴位,按揉有酸痛感,能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缓解痛经!

贰按揉三阴交三阴交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揉三阴交: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具有调节气血、缓解经期疼痛、经期紊乱、白带异常、妇科炎症等作用。
叁按揉血海穴血海穴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需屈膝,将掌心盖住膝盖(右掌按左膝盖,左掌按右膝盖),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对应的就是血海穴。

按揉血海穴: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按揉血海穴具有理血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等作用,主要改善妇科系统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

肆按揉子宫穴

子宫穴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

按揉子宫穴: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改善经期疼痛的作用。

伍按揉带脉穴带脉穴位置:双手叉腰,两个大拇指按压在肚脐左右两边各5厘米处,也就是带脉穴的位置。

按揉带脉穴:轻轻反复按揉即可!可改善经闭、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腹痛、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减肥。特别是痛经时,按揉此穴位,可以减轻疼痛。温馨提示

每个考生生理周期情况不一样,故上述的方法仅供参考,不能照搬硬套。有需要调整月经周期,或月经期有不适需要调理的女生,建议到正规医院妇产科医师处咨询,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合您的建议。在此,祝愿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公室电话:    0812-8178377 急诊科电话:    0812-8178295

地址: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南街95号

版权所有:米易县中医医院 蜀ICP备18034057号